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大满贯app代理怎么推广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日本“草圣”写的这1000个字,超过8成唐代大师,启功:这才是真正的魏晋笔法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唐朝时期,日本派出了大量的使者来华,学习汉文化,回国时带走了大量的经卷、碑帖和书籍,日本的书法也是在这一时期起步的。二王、张旭、怀素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白居易等人的书帖流入岛国,随之诞生了一批顶级书法家,“三笔三迹”便是其中翘楚。

图片

启功先生在诗中写道:“羲献深醇旭素狂,流传遗法入扶桑。”“日本书道,实传东晋六朝以来真谛,盖自墨迹熏习,不染刀痕蜡渍也……此皆真行之典范,与中土中唐以来名家,固兄弟行也。”他认为,由于始终临摹墨迹原作,而不是翻刻本,因此日本书家学到了晋唐笔法的精髓,不输唐代诸家。

图片

到了江户时期,日本出现了一位“草圣”,他将二王、张旭、怀素、空海、小野道风等人的笔法熔于一炉,又有所突破,最终自成一家,此人便于卷菱湖,他也是“幕末三笔”之一,是岛国君主的御用书家,贵族多拜他为师,以致于挂名“菱湖弟子”名号的超过了一万人。

图片

卷菱湖的字在清末传入中国,深受书家推崇,于右任、林散之、沙孟海、启功、沈鹏等都临摹过。卷菱湖的字传承魏晋隋唐帖学一脉的精华,以“洒脱奔放而不失细腻严谨”著称,其《大草书千字文》堪为一生的“扛鼎之作”。

图片

此作原作已失,藏于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的初拓本尚存,有乌金拓、蝉翼拓两种,其中乌金拓版本只余下卷。蝉翼拓则完完整整,相比乌金拓,更加细腻淡雅、肌理效果更纤毫毕现,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,纸面的石化痕迹颗粒感十足,俨然与真迹无异。

图片

《大草千字文》初拓本为纸本册页,纵约20厘米,展开长度超过10米,总计100余行、1000余字,字径约4厘米。在启功看来,这才是真正的魏晋笔法,用笔纯正而不失神韵,收放自如、张弛有度,能培养我们草书书写时对收与放的把控。

图片

起笔多露锋切入,如“秋”字首撇,一搨直下的爽利,行笔中段偶见枯笔飞白,如“干裂秋风”,收笔不拘泥于唐草放锋,常作急停回锋。结字简省疏朗,破唐草之密,“杜”字木字旁简省为竖笔,横斜反正、动态平衡。

图片

日本近代书论家中田勇次郎称其草书“如岚山夜雨,骤急中见清寂”,其技法的精细化处理,有助于我们培养“草书有法”的意识,提升我们的笔力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将卷菱湖《草书千字文》全卷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:1等大复制,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,便于您临摹和欣赏。如果您已购买过乌金拓版本(内容不全,只剩下卷),可购买蝉翼拓上卷补齐,也可购蝉翼拓上下卷版本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大满贯app代理怎么推广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